超強颱風妮妲的衛星雲圖
超強颱風妮妲的衛星雲圖
陳積祥
2010年3月
香港天文台2009年開始,使用新修訂的熱帶氣旋分類﹝詳情參看先前文章﹞,將熱帶氣旋分為以下六種:
熱帶氣旋類別 | 接近風暴中心之最高持續風力 |
---|---|
熱帶低氣壓 | 每小時63公里以下 |
熱帶風暴 | 每小時63至87公里 |
強烈熱帶風暴 | 每小時88至117公里 |
颱風 | 每小時118至149公里 |
強颱風 | 每小時150至184公里 |
超強颱風 | 每小時185公里或以上 |
2009年11月,妮妲於西北太平洋上形成,其後發展成超強颱風。它的強度經歷所有六種分類。特將它於每種強度時的衛星雲圖輯錄如下,供有興趣的人士參考。從衛星雲圖可見,妮妲從熱帶低氣壓增強為強烈熱帶風暴期間,它的雲帶持續變為較有組織的旋渦﹝圖一至三﹞。當妮妲增強為颱風時,風眼出現﹝圖四﹞,及後持續增強成為超強颱風期間,風眼變小但愈加清晰。

圖1︰2009年11月23日 00 UTC紅外光衛星圖片所顯示的熱帶低氣壓妮妲。﹙日本氣象廳MTSAT-1R 紅外光衛星圖像﹚

圖2︰2009年11月23日18 UTC紅外光衛星圖片所顯示的熱帶風暴妮妲。﹙日本氣象廳MTSAT-1R 紅外光衛星圖像﹚

圖3︰2009年11月24日18 UTC 紅外光衛星圖片所顯示的強烈熱帶風暴妮妲。﹙日本氣象廳MTSAT-1R 紅外光衛星圖像﹚

圖4︰11月25日 00 UTC的紅外光衛星圖片顯示妮妲增強為一個颱風。﹙日本氣象廳MTSAT-1R 紅外光衛星圖像﹚

圖5︰在11月25日,妮妲進一步繼續加強至強颱風。﹙日本氣象廳MTSAT-1R 紅外光衛星圖像﹚

圖6︰2009年11月25日12 UTC的紅外光衛星圖片顯示妮妲成為超強颱風。﹙日本氣象廳MTSAT-1R 紅外光衛星圖像﹚